【身上有傷的時候,可以做肌力訓練嗎?】
不管是哪種形式的肌力訓練(健身房、徒手、彈力帶等等),在有照肌力訓練原則適當安排時,跟其他種類的運動比起來,幾乎都有以下三大特性:
1️⃣ 動作速度慢
除了很少數的進階訓練方式以外,為了讓動作全程都在控制內,通常動作是建議「全程等速」。比起幾乎所有其他種類運動,肌力訓練動作的速度非常慢
2️⃣ 自我掌控度高
因為動作速度相對慢、同樣的部位與關節也有不同的動作組合跟角度可以嘗試,因此肌力訓練「可以調整的變數」其實非常多,包括動作種類、動作的範圍、動作的微小角度變化、做幾次、做到多吃力、根據每一下的身體感覺調整的速度......等等,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掌控幾乎全部的訓練變數
3️⃣ 重複次數低
比起像是跑步一次上千上萬次的反覆動作、多數球類一次一個關節反覆動作數十到上百次,肌力訓練同一個動作在一次的訓練內極少超過數十下,且全程都是以對關節沒有衝擊性的「等速度」的方式進行。這注定了肌力訓練的受傷率是所有運動中最低的
💡因此,回到原本的問題:身體有傷時,可以訓練嗎?💡
Kelly教練的答案是:
🛎不需要強迫自己訓練,但我幾乎沒有看過不能練的例子!
🛎只要你有關節是可以活動的,你就能夠做肌力訓練
只是,為了保險起見,須遵守以下原則,確保能從訓練中獲得最大效益:
1️⃣ 請先徵詢醫生建議。「傷害」是牽涉到醫療領域的專業,如果身上有傷,最大原則就是先詢問傷害專業的醫師,再進一步做後續安排
2️⃣ 做動作時以「無痛」為最高原則。疼痛最有趣的地方,就是雖然它不一定代表受傷(許多軟組織過於緊繃或太不規律地做運動時,也會產生疼痛,但不會有傷害),但可以確定的是疼痛會讓訓練品質與動作可預測性大大降低,進一步造成其他預料外的傷害。因此,確保自己所有動作都能避開疼痛的範圍
3️⃣ 訓練保持彈性,隨時調整。上述提到的「動作種類、動作的範圍、動作的微小角度變化、做幾次、做到多吃力、根據每一下的身體感覺調整的速度」都是一次訓練裡可以靈活調整的項目。發揮創意,慢慢試出最適合自己的模式
4️⃣ 如果可以,盡可能尋求專業指導。大部分能自己安全順利做訓練的人,或多或少都找過專業指導,包括了現場教練課、專業教練安排的線上指導與有組織的訓練菜單、或是自己閱讀訓練專業書籍等等
祝福大家疫情期間,持續保持健康與訓練 <3
😷😷😷😷😷😷😷😷😷😷😷😷
🔥Kelly教練線上健身課程:防疫專屬優惠🔥
使用期限:2021/05/19-2021/06/15
折扣碼:KeepSafe
兩堂課都能使用,分別折300
➡️12週精實線條改造|科學增肌計畫💪
立即購課► https://bit.ly/2Oa8U1f
➡️8週有感塑身|科學減脂計畫💪
立即購課► https://bit.ly/38ESkwy
‼️兩堂課一起買,現折 600 ‼️